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心理師與個案究竟是不是朋友?】


不論身為個案或心理師,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都會說:「當然是啊!不然這段關係不就太令人失望了嗎?」

我們在晤談室內掏心掏肺,說出自己最難堪、最醜陋、最私密、或最感動的故事。這段關係絕不會是虛假的、也並非只是把心理師當成一位提供專業的無情客體、或本該犧牲自我的工具,若是這樣諮商也不會真的有效。我傾向於看作兩個獨立主體的互動、是兩個「人」的真心相會。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心靈微醺,做為一種令人嚮往的精神狀態】


1
過去經常十點多下班的夜晚,從士林捷運站一號出口出來,大多時候,並沒有什麼能撫慰心靈的食物。

「那就買瓶啤酒吧」我刻意隨興地想著。

2

「啪滋!」

每次開啟這瓶330ML罐裝啤酒時心情都不太一樣。有時是被整天的人事搞得精疲力竭,想放鬆舒暢一番;有時和家人吵架後,覺得自尊受創,好像全世界沒有人愛我了,乾脆盡情放縱一番;有時好像也沒什麼原因,就是口渴吧,我想。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自我」的社會凝視】


表達的威力在於,讓無法現形的意識與思考誕生。影響他人的同時,更有效的是能影響自己,澄清並確信「我是誰」。

公開性的表達又比單單表達的影響力更強,因為作者明白自己的思想會被傳播出去,那是一種代表「我」的外在表徵。表達有文字、行為、影像等方式。舉例來說,當被看到這段文字時,不論其中寫的內容是什麼,我們都會自動聯想到作者的人格、行為準則、和生活態度。如果一段文字被世人給予正面的評價,那麼作者也會因為這段文字的評價而自我升級,假定自己能夠思考能生產文字;相反的,如果一段文字被評為劣等粗糙,作者勢必要有些失望,畢竟是以自己的能力和人格融合後產出的作品。若要公開,想必也參雜了些自尊進去,這下子通通包一包丟進回收桶了。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保有現實的正向思考】


我經常在書上看到很有感觸的句子,這時腦中會出現關於這句話的很多聯想。也許從鳥類的飛行隊伍、築巢而居,到人類的交往生態,再變成我們自由後的無形框架限制,之後再天馬行空到與外星生物接觸的畫面也說不定。

思考或寫作,尤其是脈絡性的寫作,我似乎都有個特別的現象:我會把事情越寫越正向,或至少越寫,越往有光亮的地方走。我不喜歡停在絕望的語句畫下句點。但其實我喜歡看這樣的文章,有點惋嘆有些哀愁,好像我們的生活應當如此,有被同理到的感覺。但總覺得還沒結束,我們不只如此,可以再繼續往前邁進,找到處理事情的方法、或至少是接納的勇氣。

【無所遁形?我們只好藏得更深】


心理諮商難能可貴之處,就是能在這個時段中毫無顧忌的讓內心最深層、最痛苦、最黑暗的事情宣洩出來,表達出來後才有轉圜的空間、與正向轉化的餘地;而這些負向情緒每個人都有,只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早被隱藏起來,因為社會不接受這些事情,而越不接受,我們就藏得越多、藏得越深。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存在的狀態--七月手札】


    這幾天早上總彌留在昏昏欲睡、沒有精神的狀態,腦袋無法清出空間思考寫作,一坐下來就強迫症發作,一直要把眼前的螢幕和鍵盤喬成180度水平才肯罷休。但當然永遠喬不好。幾分鐘後,我的注意力會轉移到旁邊放休退學資料的藍色塑膠雜誌匣。常常覺得它應該距離我近一點,不然它和電腦螢幕中間的空間太大時,我會有點焦慮,很像少了些什麼,就像永遠還想再填食物進去的胃,怎麼放就是無法持續抵銷莫名的空虛感;但移近一點,又會覺得忿忿不平,為什麼我的私人空間這麼小,憑什麼我就要忍受比較差的待遇?所以又把雜誌匣往外推,寧願空虛一點也不要委屈自己。

    七月理當是勤奮的季節。這樣很快就會餓了。資料匣裡有本「美食寶典」,每天都要努力思考當天要吃什麼這個重要的問題。午餐真的很重要,就表淺的層次來說,它能滿足我的口腹之慾。生理上得到滿足後心理上也比較能包容個案,這是真的,因為不用再花心力調節自己想吃東西的欲望和掩飾缺乏撫慰的咀嚼肌。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最完美的心理治療師?】

    研究所課程中,或是實習的機構裡,每天的訓練無不是加強我們的諮商實務能力、倫理概念、或是社會資源系統觀。培養這些能力是必要的,才能在與個案相處時曉得如何應對、如何詮釋,並展現最好的互動模式。這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個案的最高福祉。

    從兼職實習、全職實習,到可能考上心理師後的進修換證,我們不斷在學習成為一位優秀的心理師,盡可能把每個環節做到最好;從第一步踏進晤談室的場面構成開始,過程中的接納與傾聽,傾聽後的同理與分析,也許還要仔細推敲個案其中的移情與自己的反移情,最後再給予些回饋或家庭作業。這還沒結束,走出晤談室後,還會繼續反思剛才哪邊做的好,怎麼做到的?哪邊做的不好,怎麼改進才會更有療效?心理師真是一項累人的工作啊。

    我們常常擔心做的不夠多,個案沒得到收穫。或是又擔心做的太多,造成個案依賴或界線問題。我們都希望做到盡善盡美,才能真正幫助到個案與自己的自尊。但在思考與個案互動的歷程中,也許有個面向是可提供參考的,那就是:個案不需要最完美的心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