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最完美的心理治療師?】

    研究所課程中,或是實習的機構裡,每天的訓練無不是加強我們的諮商實務能力、倫理概念、或是社會資源系統觀。培養這些能力是必要的,才能在與個案相處時曉得如何應對、如何詮釋,並展現最好的互動模式。這最主要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個案的最高福祉。

    從兼職實習、全職實習,到可能考上心理師後的進修換證,我們不斷在學習成為一位優秀的心理師,盡可能把每個環節做到最好;從第一步踏進晤談室的場面構成開始,過程中的接納與傾聽,傾聽後的同理與分析,也許還要仔細推敲個案其中的移情與自己的反移情,最後再給予些回饋或家庭作業。這還沒結束,走出晤談室後,還會繼續反思剛才哪邊做的好,怎麼做到的?哪邊做的不好,怎麼改進才會更有療效?心理師真是一項累人的工作啊。

    我們常常擔心做的不夠多,個案沒得到收穫。或是又擔心做的太多,造成個案依賴或界線問題。我們都希望做到盡善盡美,才能真正幫助到個案與自己的自尊。但在思考與個案互動的歷程中,也許有個面向是可提供參考的,那就是:個案不需要最完美的心理治療師。 

    溫尼考特說過,只要給予孩子一位「夠好的母親」就可以了,不需要過度強調親職角色的完美,剩下的部分孩子會為自己的發展出力;治療關係也是一樣的,個案其實不需要完美的心理師,他只需要一位能夠好好帶著他走過這些困境的人就夠了。這樣講可能會被一小時付好幾千塊諮商的許多人抨擊,但請耐心聽我說完。

    從心理師的角度來看,或是純粹從「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互動的角度來看,我們永遠都不會真的知道,關於過去那一秒鐘對方的想法是什麼、當下這一秒鐘會有什麼變化、與未來下一秒鐘會蹦出什麼新事件。換句話說,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最好的介入時機點是何時,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判斷最有利的時機行動,而且從每次的錄音檔或逐字稿中增加對個案的認識,了解其人格特質、行事作風、事件脈絡等等,並盡可能抓到正確的理解與介入的時機,剩下的,就只能交由談話本身來決定談話的方向。這個過程一定不會是完美的,因為我們還沒來得及在1個小時內認識對方,他就會在其餘167個小時的生活中不斷變化。甚至,在下一秒鐘的他也是不斷變化的,聽者始終是被動的角色,他是跟隨發話者的行動而行動。所以,我們註定是沒辦法完美的,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時候什麼才是完美。

    從個案的角度來說,永遠也不要期待心理師比自己還要了解自己。我自己身為個案長期接受心理諮商,但看到我打出這句話還是有點難接受,但這是事實。因為說到底,了解自己最多的人還是自己,我們有些話也許種種因素沒有在晤談室內說出來,又或是晤談室外發生了太多事情,那僅僅一小時的談話就要對方完全了解自己,似乎有點強人所難。但的確是看得到某些人格面向、某些待改變的行為、或某些具有精闢洞察力的觀點,不然去找心理師做什麼?但絕不會是全部,因為沒有人的所有面向都是能被看見的。

    那什麼是夠好的心理師?就是當你們一起走這段旅程時,你知道他願意且的確一直跟在你旁邊,並能與他討論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經驗與學識的差異肯定占了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心理師自己這個「人」的價值觀與展現出的態度是否讓你舒服。他應該是能有彈性調整自己配合眼前的個案,並能夠理解與接納自己的。

    其實要做到配合每個人是很累的一件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我看過有的心理師天生散發著愁雲慘霧的氣質、有的活力四射到感覺隨時都會在你眼前來一段熱舞,我也聽過有的心理師喜歡在晤談中穿插兩個笑話、也有會大聲幹譙個案的爆氣心理師。重點是,當我是個案時能不能接受這樣的風格,還有,當我不舒服提出來後,心理師有沒有接收到我的訊息願意討論,讓雙方共同做出探索出問題的地方;反觀,當我現在身為心理師身分,我是否夠有涵容性接納眼前的個案、是否夠有彈性做出調整、是否夠有能力與心意去了解對方的一言一行;多到隨便估狗都找的到的一個心理治療研究顯示,不同學派間的「治療師間」差異明顯大於「治療師內」。白話文就是說,誰來做比用什麼學派做來的重要多了。這個差異即,我們是不是真正的,看見眼前這個人的苦與樂,並真心的接納與幫助他。這是我認為一位夠好的心理師所該具備的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